单身女性会怎样改变社会?
单身女性背负的刻板印象与污名指责远甚于男性,而这并非中国独有。作为一位长期的单身者,作者大胆说出“我们不需要婚姻”,对于平权意识尚未普及的大陆来说,单是勇敢挑明这一点也具有足够的意义。
德珀罗从来不去幻想婚礼或者当伴娘。相反,她将自己视为一位“发自内心单身”(single at heart)状态,追求智慧、友情与独处的年轻心理学家。对于流行的所谓已婚人士比未婚者更健康快乐的观点,她已经不屑了,并把自己作为例子。当她看到“婚姻的革命性力量”这种说法时,表示这不过是“夸大其词,或者纯属虚构”。从那时起,她开始关注单身人士的生活方式。
目前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,德珀罗已经写了很多文章,广泛且深入地讨论婚姻和小家庭如何为社会安排让路。她没有被诸如《单身汉》这类以甜蜜婚礼结尾的爱情喜剧愚弄,她分析这些故事之所以存在,“并不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,婚姻的位置很安全,恰恰相反,因为我们是如此的不安全。”
至少导致不安全的一个原因是单身女性的赋权问题,这也是她在书中《潇洒单身》(Singled Out:How Singles Are Stereotyped, Stigmatized, and Ignored, and Still Live Happily Ever After)所探讨的内容。
1
终结传统婚姻和小家庭制度是好事吗?
我认为这件事意义重大!以前,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认为他们必须努力挤入婚姻、组建家庭,即便他们都不一定是异性恋,对结婚和抚养孩子也没兴趣。现在人们既可以创造生活、组建家庭,选择让一家人其乐融融,也可以把友情作为生活的重心,还能把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,在生活的海洋上互相陪伴互相引航。他们可以选择不用生孩子,而是去领养一个。
他们可以在家人、朋友、孩子中任意选择,来生活在同一屋檐下。他们可以在合租社区这样的理想社区内拥有自己的空间。他们可以和朋友或亲人共享一个双拼公寓,这样他们有了自己的空间,关心他们的人也近在咫尺。或者他们可以完全自己生活。可能性是无止境的。
2
一位独身女性规划生活时,影响因素是什么?
这取决于生命阶段,也取决于具体偏好。一些人(比如我)喜欢拥有自己的空间,所以选择独居。但另一些单身者喜欢更多地被人陪伴,所以她们可能想一起合租,就像《黄金女郎》(美剧《Golden Girls》)那样。
当然,单身母亲也很擅长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有一位我曾经采访过,名叫卡梅尔·苏维安,离婚令她万念俱灰。她感到孤独,于是贴了一个广告寻找另一位带孩子的单身妈妈,来与自己分享空间、互相帮助抚养孩子、建立友谊。她得到了众多回应,最后建立了一个叫“CoAbode”的在线平台,单身母亲们在上面可以找到其他的单亲家庭,并共享一个家。几年前我在采访卡梅尔时,她说已经有70000个单身母亲注册了。
3
从生存到幸福,有没有更多途径实现这条路?
是的,我认为真的是这样。这就是说,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了,在追求想要的生活上,我们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。当然,我们仍然受限于手里的资源和金钱,但是在我写《我们的生存之道》(How We Live Now)这本书时,即便是受困于经济条件的人,她们也能找到一种舒适的生活。
最近有很多书都在宣传单身女性,比如凯特·波利克的《未婚女》(Spinster)和瑞贝卡·崔斯特的《单身女郎们》(All the Single Ladies)。单身女性将如何塑造社会的未来?
理论上,她们对政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。在婚姻理想化的时代保持单身,单身女性们已经承受住了传统的期望和约束,她们超越旧的核心家庭模式,创造出了二十一世纪情感与亲密关系的形式。她们压倒性地支持民主。
但她们并不像已婚人士那样经常投票,我认为政客们在谈论单身女性、谈论家庭时,她们其实都被排除在外了。作为一位单身女性,我想要去选择我想扮演的角色。如果必须要当个妻子,我会疯掉的。扮演一个角色非常重要,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同样的角色。